六年前,我與臺灣逢甲大學教授、“香界教父”劉良佑初次接觸時,在大陸還很少有人知道這個世界上居然還有“香席”、“香學”———雖然今天中國人還無比熱衷于燒香拜佛、敲鐘求簽。而這個老祖宗傳下來的玩意兒在日本被稱作“香道”,并傲視它的發(fā)祥地中國。 1一兩沉香一兩金 “是的,六年前,三個馬來西亞人到上海考察香市,我的朋友帶他們逛遍了上海的角角落落,總算在一個古玩市場的樓上看到了一些所謂的香在出售。馬來西亞人說:我們作坊里掃攏來的木屑就比全上海所謂的沉香值錢。我聽了這個消息后大受刺激,心想我已經(jīng)退休了,何不在大陸搞這個香?推廣香文化嘛!”黃禮君對我說。 黃禮君的祖籍在河北,父母于1949年去臺灣,幾年后在臺中眷村生下了他。來大陸之前,他在臺灣負責馬爾代夫旅游業(yè)的總代理,退休后來上海置業(yè)并打算長期居住。這一次馬來西亞人的考察,促使他重出江湖,在云洲古玩城盤下一家鋪子,做起了香品生意。“一開始,大陸人都不懂這個香,有人說我是賣根雕的,也有說是賣中藥材的,哭笑不得!彼南沅伱小柏グ颂锵惴弧,這是龍華寺住持照誠法師給他取的名,一個黃字拆開來就是“廿八田”。但店鋪還有一個小小注釋———“沉香文化”。 自古以來,沉香被視作一種名貴的香料和中藥材。在宋代,已經(jīng)有“一兩沉香一兩金”的說法,到了明代,又變成了“一寸沉香一寸金”。黃禮君告訴我:到了清代,只有皇帝才有資格品香,外國進貢的上等沉香鎖在庫房里,某天用多少,大內(nèi)會有記錄,皇帝一時高興才會賞賜給近臣一些。今天在故宮還藏有不少沉香山子,過去大家不重視,隨地扔,現(xiàn)在老貴了。 身在江湖,對市場絕對敏感,黃禮君發(fā)現(xiàn)去年九月份后,來他店里走動的人越來越多了。然后從北京、廣州幾個城市傳來的消息,沉香開始一路飛漲,有些有錢人還跑到東南亞幾個產(chǎn)香大國去采購,弄得當?shù)叵沅伜苁蔷o張。 2那不是品香,是在燒房子 現(xiàn)在上海的香品交易初步形成,伴隨而至的則是香的身價一路狂飆。如今上品的棋楠每克開價三至五萬元,黃金算什么!“那不是品香,而是在燒房子。 秉S禮君一聲嘆息。 中福古玩城一位香鋪老板說:“持續(xù)兩年,香市以超過30%的幅度在漲。其中收藏級別的沉香原料每公斤漲至100萬元,品質(zhì)最高的頂級棋楠則高達每公斤1000萬元,若制成藝術品每克價格都要數(shù)十萬元,目前市場上極其少見! 城隍廟藏寶樓里也有售香的專柜。據(jù)老板估計,在民間游資的沖擊下,短短幾年里,在大陸市場上流通的沉香漲了五六倍。他當時狠狠心從東南亞香市上買來的幾段沉香現(xiàn)在加一個零都不止了。但他反而憂心忡忡,接下來的生意似乎更難做了。 現(xiàn)在廣州玩香人有一千多,那里的市場顯示,以越南富森紅土為例,目前的價格是700-800元/克,而兩三年前其價格不過300-400元/克,棋楠的價格已經(jīng)漲到了5000-8000元/克。